您的位置: 首页 >教育科研>课题研究>详细内容

班级环境审议一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2-05-27 18:20:47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白甸镇中心幼儿园

校本研修活动记录表

 

研修名称

课程审议

活动名称

教研组活动

教研组

语言教研组

活动时间

20181024

活动地点

小二班

活动主题

小二班班级环境布置审议

主讲

裴春昕

参加对象

各班教师

活动记录

 

徐伟:

区域游戏是体现幼儿在玩中学,学中玩,寓教育于游戏中的最好的形式之一。本学期,我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,开展了美工区,建构区,益智区,音乐区,阅读区,娃娃家以及草莓园七个区域,并提供了相应的材料。但是材料不够丰富,所以我们将在了解每个幼儿发展水平的基础上,考虑个体差异,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操做材料,供幼儿选择;利用家长资源,发动家长和孩子共同搜集游戏材料来丰富区域游戏。

董德凤:

在众多现代灵活的教育中,区域活动成为了一种趋势,它给予幼儿自由的游戏空间和自主的游戏氛围,是幼儿自我学习,自我发现,自我完善的平台。同时它具有灵活性,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,是实施个别化教育的有效形式。当然在区域活动中,会出现各种的问题。在这儿,我根据自己的一些教学中的感受和心得总结一些常见的问题。 1、活动的规则、环境与目的; 所谓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”,教学更是如此。在为幼儿营造一个好的区域活动的环境时,作为教育工作者更要制定出幼儿可以理解能够遵守的区域活动规则,逐步建立起班级区域活动的有序环境。如此,才能达到活动的目的,幼儿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伙伴,主动地进行探索和交往。 2、活动的指导;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,一些还不能完全的理解,没有老师正确的引导,很大程度上是达不到幼儿;教育的教学成果的。首先,在活动材料的准备上,我们必须观察幼儿对材料的态度,适时的更新;和丰富活动材料,以至于不让幼儿有枯燥感,增加活动的趣味性,其次,老师在活动中要明白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,我们只是“绿叶”,活动本来就是幼儿自我发展,自我想象,自我探索的过程,过多的干预反而达不到教学效果。最后,活动中,老师要仔细的观察,同时进行适度的交流,在点滴中了解幼儿的内心。 3、活动的讲评;区域活动后的评价,我个人认为十分的重要。在讲评中,我们可以从自我的评价和幼儿的;评价两方面出发,进行自我的总结。

裴春昕:

班级的游戏室内投放了丰富多彩的材料,目的是为了激发幼儿的参与活动的新股,发展幼儿的游戏技能,但游戏空间小,材料投放多,而且以仿真玩具为主,导致了幼儿被游戏材料所吸引,影响了游戏活动的开展,使幼儿只停留在对玩具的操作上。根据课程游戏化的建设精神,选用低结构,多层次的材料,发挥幼儿的创造想象力,让幼儿自主、自由、愉悦,创作的游戏将是我们下一步努力改进的方向。

裴瑞梅:

在幼儿园各项教学活动中,区角活动有着它独特之处,它不仅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幼儿,而且还使幼儿在其中得到发展。因此重视区角活动,合理开展丰富的区角活动,必将使每一位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。但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观察与分析,找到一种使幼儿得到发展与提高的途径。因此我对中班开展区角活动有以下几点认识。
1、益智区。
益智区应选择相对安静的地方,适宜与语言图书阅读区、美工区相邻。这时,教师应做较为详细的讲解和示范。但要注意,讲解要生动、简单、形象,过多的讲解会使幼儿失去游戏的兴趣。
2.阅读区。
阅读区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,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,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。因此这个区以图书阅读为主,如故事书是有关家庭、幼儿园生活的故事,动物、植物的故事,童话故事,科学故事,人物故事等等。还有杂志、画报。如《幼儿画报》、《幼儿智力世界》等。因为这些图书的画面简单,颜色鲜艳。以家庭生活、幼儿园的生活、小动物的内容为主。情节简单,篇幅不长。
总之,通过区角游戏活动的开展和研讨活动的学习,使我能进一步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,使我在具有了这些全新的理念之后,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幼儿园区角游戏活动对孩子发展的影响。

黄爱琴:区域的布局要充分利用室区的自然条件,比如在阅读活动区域,要有充足的光照条件,保护孩子们的视力;科学探索区域要靠近水源,方便小朋友取水。大部分幼儿具有“喜新厌旧”的心理,教师可以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区域场所和活动材料的变换,增强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,时刻保持活动的兴趣。材料的选择一定要按照循序渐进、由易到难的原则,符合低龄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学习习惯,以确保材料的有效性。

审议改造后图片

 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